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甘金华21年平均每天捐出善款4000元 “见到了就要帮”

 时间:2015-09-04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21年平均每天捐出善款4000元,“见到了就要帮”求助络绎不绝。求助信纷飞如雪片。想象一下你面临的这样的生活:几乎每天都需要面对不同的求助者,快速核实,然后做出决定:捐钱。

  不停地捐钱。而且全部是自己的钱。 这就是甘金华过去21年里生活的一部分。当然仅仅是一部分。


甘金华21年平均每天捐出善款4000元 “见到了就要帮”

  一直有人说,甘金华“有点苕”。今天仍然有人坚持这样说。更多的人则说,他就是慈善界的“阿甘”。

  21年来甘金华捐出了3000万,平均每天捐出4000元。他比谁都清楚,这些钱对于个人的生活而言,意味着什么。

  上周,两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者甘金华宣布加入金报的大型圆梦活动。他对记者说,“仅仅是苕,怕是还做不好慈善。这条道路有多难、有多远,只有做过的人才能体会”。


甘金华21年平均每天捐出善款4000元 “见到了就要帮”

  甘金华21年平均每天捐出善款4000元 “见到了就要帮”

  1。偶遇即责任

  6月22日,两个刚刚拿到高考分数的孩子,分别从云南和贵州抵达武汉。

  在这座刚刚进入酷暑的城市,他们举目无亲,且互不相识。但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同一个人。

  两个孩子奇迹般地在同一天找到了位于武昌的长春观。更巧的是,长春观的工作人员居然认识他们要找的人。

  这天下午,甘金华接到了来自长春观的电话。对方说,有两个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考上了大学,但无钱读书,千里迢迢来到武汉找他相助。

  和此前20年的许多个下午一样,甘金华只说了一声:“等我”。然后开车赶了过去。

  两个孩子都很不错。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高考分数都在600分以上。简单核对了他们提供的老家的联系方式,甘金华没有迟疑,从包里掏出了现金,资助了每人3000元。

  “救急不救穷。有些事,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你去思考、怀疑。遇到了,就要帮。”甘金华说。

  今年51岁的他,沉默少言,不喜欢讲大道理。“遇到了,就要帮。”这可能是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也因为个朴素的想法,为甘金华造就了许多“偶遇”。有时候是对方偶然找过来;有时候是他偶然碰见;有时候,是偶然发生的事情让他觉得必须出手。

  20年,这个朴素的想法一步一步将甘金华这个名字,锻造成国内慈善圈的名人。

  2。首捐即“裸捐”

  甘金华的人生经历,对于武汉乃至全国的很多求助者而言,早已耳熟能详。

  他的老家新洲汪集,后来以鸡汤闻名。但在甘金华小的时候,鸡汤对于他而言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那时候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家大口阔,常常吃了上顿愁下顿,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饭,便是最开心的事情。”

  莫欺少年穷。刻骨铭心的经历,磨练了甘金华的意志。

  1981年秋,成绩优异的甘金华因交不起20元学费无奈辍学。为了减轻年老体弱父母的负担,当年底,只身前往武汉谋生。从学徒干起,成为一名出色的电工,然后凭借技术和人品,拿下当年诸多品牌电视的售后服务代理权。第一桶金由此赚得。

  1992年,是甘金华人生之路的第一个转折。这一年,他进入建筑领域。这个高中毕业生总归忘不了大学梦。经过自学,他顺利从湖南大学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十年后,他成为华发鼎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和总经理。

  1994年,则是甘金华人生之路的另一个转折。这个事业刚刚起步的年轻人,这一年因为村里修路,首次捐钱。数额是37万元。

  无数报道曾经提及,此时甘金华手中全部的钱不过40万元。谈及往事,记者向甘金华求证。他说,当时的40万元还很是一笔钱,“但路基都打好了,路怎么能不修?”

  和其他一些大富大贵之后开始慈善之路的人士不同,1994年甘金华的“首捐”,已接近“裸捐”。

  这也注定了,甘金华此后的慈善之路,将是何等义无反顾。

文章地址: http://www.xianzhaiwang.cn/cishanedong/82010.html

 1/3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