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学诚法师:心文化是传统文化精神命脉

 时间:2015-12-22 08:53:33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学诚法师:心文化是传统文化精神命脉


学诚法师:心文化是传统文化精神命脉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演讲

今年11月12日上午,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和文化部两岸文化研究基地承办的中华文化复兴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开幕。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应邀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

今天,我们在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的诞生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与海峡两岸的各位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华文化的复兴与未来,可谓因缘殊胜,意义深远。

一、全球化引发的人类命运与文化反思

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一个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和区域的问题日益成为涉及全人类的普遍问题。无论是中国与西方,还是台海两岸,都无法将自身发展与利益独立于所谓的“他者”之外。经济的全球化将世界人民前所未有地联结成一个巨大的交互网,个人的命运无法避免地被带入遍及全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这种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下,各种基于西方二元对立的思想,不断凸显出其狭隘性、局限性,并令人类陷入此起彼伏的困境。例如环境恶化、贫富分化、信仰缺失、道德沦丧、局部战争等等。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人类集体困境,促发我们对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文化现状需要进行彻底全面的反思。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现代文化,将人类的生命诉求从后世安乐拉到今生享乐,从对神的荣耀转向对个人权益的奋争,并以此发展而为主客对立的世界观和理性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人类生命的相互联系性和整体性价值被忘失,由此导致自他对立、民族纷争、文明冲突等一系列现代性危机。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文明的难言之痛——“人类自我认识危机”更以迅猛的势态波及世界各地。自己与他人的对立、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日趋激化,唯利是图、损人利己、以邻为壑逐渐成为现代人的生命图景。这种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价值观,已经与时代发展背道而驰,世界亟需建立一种以人类共同福祉为终极追求的新型价值观。

作为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清醒环顾世界,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开辟安身立命之新途,从久已淡忘的智慧中点燃照亮世界之灯火。

二、天下为公、众生一体——中华文化的整体价值观

20世纪初,法国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年)曾以他深刻的洞察和美善的心灵对世界发出“敬畏生命”的宣言:“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中的大事。”史怀泽的生命宣言在西方文化中无异于空谷足音,然而在中华文化的精神传统中,却能发现一个原本完整的生命谱系及由此而生的整体性价值观。

溯源中华传统文化,构成三大文化主干的儒释道思想,蕴含有深刻的生命整体性精神。儒家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个人道德修养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终极目标;道家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境界”;佛教则为人类揭示了“缘起性空,众生一体”的生命真相。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说将宇宙万有的互容互摄、相即相入关系表达得尤其丰富深刻。如法藏法师在《华严金师子章》里所言:“如是重重无尽,犹天帝网珠,名因陀罗网境界门。”

缘起的世界是彼此相依的世界,缘起的生命是和合共生的整体。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的普遍使用更加深了现代社会的缘起共振,以至出现了所谓的“全球公民社会”(global civil society)。此时每一个体的行为都会对其他生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震动和影响,地区与地区、民族与民族之间亦复如是。在佛教的缘起世界观里,宇宙人类找不到任何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遥远的理想,而正是我们当下的“实存”。

大乘佛法不仅有缘起性空的智慧观照,更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认为自他关系是平等不二、苦乐一体的,因此自利必须通过利他的途径来实现。如《十住毗婆沙论》说:“菩萨于他事,心意不劣弱,发菩提心者,他利即自利。”(卷第七)在慈悲、智慧的摄持下,利他即成自利,自利促进利他,最终成就自他不二、和谐共进的生命境界。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将众生安乐、天下太平作为每一个体的共同价值追求,这种思想传统正是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思想支撑,也是缔造“中国梦”的文化渊源。在现代文明迷失于自我中心主义困境之际,我们应积极开显、倡导中华传统文化的人类整体价值观,谋求人类共同福祉与世界和平。作为台海两岸的中华儿女,我们更应有一种文化自觉和自信,寻求中华文化的深层认同,携手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三、求仁得仁、心外无法——中华文化的心性观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设立了生命的整体价值观,同时提供了实现这种共同理想和终极价值的具体途径,那就是回归内心、走心灵提升之路。

儒家先贤相信,“我欲仁,斯仁至矣。”道家认为,只有“归根”“复命”,让内心纯朴虚静,才能达到天人合一。本土化后的汉传佛教,更与儒道思想相激荡,将心性之学推展到“明心见性”的高度。《六祖坛经》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禅宗的出现,是对中华思想文化的一次内部重塑,对心灵的回归、心性的觉悟,成为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汇归点,并由此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心文化。

今天,当台海两岸的有识之士共同探讨中华文化的复兴大计,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心文化,一起感悟它带给现代人类的重要启示与智慧指引。

1、心文化的现代启示之一——重树人类自信

心文化启发人类重新发现内心的宝藏、认识自心的力量。无论是“崇神”还是“拜物”,都把生命的自由与幸福寄托到外在事物上,忘失了人类心灵本具的无限创造力;并且反过来,以外在事物的拥有程度来衡定人本身的存在价值。这种颠倒的价值观导致人类日益舍本逐末、重利轻身,做出许多自我戕害、摧残同类的不智之举。

佛教却将人心作为万法之源:“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华严经》卷第十九)深广的心性包含有无穷的智慧和能量,它既是人类所有生命活动的起点和源头,同时也是一切行为的归宿和目的。六祖惠能大师开悟后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如果现代人能重新体悟到心灵的圆满自足和无限开放,就能战胜生命匮乏的恐惧,超越向外依赖的软弱和盲目执取的迷乱,重新感受到作为人的本质意义与内在尊严。 http://www.xianzhaiwang.cn/pinglun/182448.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
图文信息
  1. 丹麦小王子落水险溺亡

    丹麦小王子落水险溺亡

    近日,丹麦王储一家到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度假,丹麦小王子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外海冲浪时被海浪打入海中落水,并被波浪拖离海岸,险些溺亡。幸好...[详细]

  2. 深圳山体滑坡失联人数下降为85人

    深圳山体滑坡失联人数下降为85人

    来自光明新区滑坡灾害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的消息,截至21日下午6时,接报失联人数下降为85人,现场救出被困人员7人,住院救治伤员16人,生命...[详细]

  3. 丹麦小王子落水险溺亡
  4. 深圳山体滑坡失联人数下降为85人
  5. 夏雨演活大金牙 变身市侩财迷夏雨拼了
  6. 村民捕鱼发现水底有车捞出尸体
  7. 同学聚会送手机
  8. 女子马路中间裸奔
  9. 2015环球小姐选美闹乌龙
  10. 乐嘉称华少虚伪
  11. 驴友误闯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