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一条超级链正拉爆中国

 时间:2015-10-15 13:00:11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对此,陆骑麟表示,9月市场推出的土地较优,使得土地市场热度爆棚,“从历年的经验来看,每当市场活跃的时候,开发商的拿地心态都会表现激进,也容易产生地王。”

而纵观上海前三季度的土地成交情况,全市经营性用地共成交了68幅,土地出让金合计为915亿元,同比去年上涨了4.2%,距离今年千亿出让金的收益大关仅有一步之遥。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鉴于9月土地市场的热度,预计随着“银十”的来临,上海土地市场将会再次迎来成交高峰。

不过,当市场期待着十月土拍升温之际,政府用“撤销房管局”“调控高房价”的举措给逐渐高热的市场来了一针镇静剂,而这直接引发的“地震”就是新江湾城准地王地块终止出让。

现在,叫停已成事实,但这会不会激起上海土地市场的“多米诺效应”?燃起战火的土地盛宴会否就此谢幕?这显然还未是定数。

在这个问题上,三位上海资深业内人士的回答都是一致性的“NO”。宋会雍指出,两宗地终止出让只是暂时的,“避过这个敏感阶段还是要继续推出的”,不会根本上改变土地市场向上趋势。

严跃进则从开发商角度出发,认为当前情况是“枪打出头鸟”,尽管接下来高地价会受一定限制,但开发商还是处在一个补仓阶段,会根据自己的战略进行拿地。

至于政府会不会因相应严控房价而减少土地供应量,陆骑麟表示,目前上海土地还是比较活跃,成交额突破1000亿是大概率事件,因为“一般政府供地是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多”。

上海市规土局网页显示,2015年商品住宅用地、商服用地的计划供应量分别为400-600公顷和180-300公顷,而前8个月仅供应了239.74公顷。

回顾上海土地市场发展史,不难发现,为抑制高地价造成的高房价,政府历史上曾多次修改土地出让规则。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在2001年7月1日前,上海土地交易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协议出让”。这个节点后,修订版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规定,除非旧区改造地块可以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外,商业、旅游、娱乐、金融、服务业、商品房项目用地必须通过招标、拍卖的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

历时四年后,上海因房价暴涨从2004年就开始陷入“楼市泡沫论”的口水战中,其中的争论点之一即地价是否会推高房价。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2004年底,上海对当年出让的土地采取新的出让模式,对所有的土地不再采用招拍挂“价高者得”,而是设定一个价格区间,即底价和最高限价,在超出底价之后,开发商投标所报的价格最接近最高限价者最终夺得地块。

这种规则造成的最直接结果是,开发商的土地报价变成了一场“竞猜智力游戏”,大量有实力的地产商因报价过高而直接出局。经历2005年上海楼市的短暂低潮,上海这一“价格合适者得”的竞价模式被悄然淘汰。

至2007年,新一轮的房价暴涨期再次来临,地王频现之势更胜于2004年,上海再一次祭出了出让模式改革的大旗,全国首次酝酿住宅土地一次性密闭报价规则,试图用一次性报价来抑制开发商的盲目加价。

令人没有料到的是,开发商为了“确保拿地”,在一次性报价中经常不惜报出心理极限价位,2009年,上海土地最终成交价相比底价经常出现3倍甚至4倍的溢价。

此时,决策层考虑,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出让是否可以完全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而不是单纯遵循土地拍卖价高者得的规则。

因此2011年,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将莘庄镇222号地块出让模式定位为招标,由最少5名专家组成的评标小组按照招标出让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价格不再是决定土地归属的惟一标准。

“但类似莘庄地块这样的出让方式,只会出现在个别地块上,主流的出让方式还是招拍挂。”上海业内专家陆骑麟表示,他认为如果采用“价高者得”以外的其他方式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公平性。

事实上,任何一个行业的毛利率都是有限度的,当高端企业出现亏损之后,城市的竞争力就会下降,背后的原因一定是一些高端企业的利润率出现了问题。

如果深圳和上海顶不住了,不知道还有哪个城市可以顶得住。

当前,中国经济与中国制造业下行压力不减,中国实体经济进入寒冬。9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481.1亿元,同比下降8.8%,降幅比7月份扩大5.9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前8个月实现利润总额7564.2亿元,同比下降24.7%。

新闻网www.qiyenet.net

文章地址: http://www.xianzhaiwang.cn/pinglun/131440.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