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州市、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
关键词:

重庆人执念“寻根” 八旬高龄老人走遍麻城

 时间:2014-06-09 11:36:27编辑:佚名来源:湖北日报

  “请问,你们这里有没有姓鞠的?”

  只要有机会,鞠育明就会操着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和当地人攀谈,试图找到同姓的人。

  5月31日,端午节前,49岁的重庆人鞠育明一行受家人委托,千里迢迢开车赶到湖北黄冈麻城市,找寻祖籍地。

  6月6日,在麻城市公安部门的帮助下,他得到了答案——在麻城一共只有7个人姓鞠,而且都是外乡人。

  “家里祖祖辈辈都说祖籍在麻城孝感乡,为啥找不到?”鞠育明有些失落。同时也感到一丝欣慰——在麻城,只要开口说“我来‘寻根’”,总会得到帮助。像鞠育明这样的重庆人,在麻城越来越多。他们之中,有人找到了亲人,有人找到了故土,也有人了却了一个心愿……

  “看到两地亲人团聚,爷爷哭了”

  说起“寻根”,开县人王剑平只有一个感受:“还好来了麻城!”

  年过40的王剑平,从小就听爷爷讲,自家祖籍在湖北麻城孝感乡,属于“三槐堂”王家,始迁祖名叫王正棠。明末,王家随着“湖广填四川”大潮入川,定居开县。就这样,“麻城孝感乡”在王剑平心里,渐渐从四个字变成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总觉得该去一趟。”

  2011年7月,王剑平背起王家族谱,和两个族人一起乘火车来到麻城。车窗外的风景逐渐从丘陵变为平原,这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啊!一下火车,他们就情不自禁跪在站台上,喊道:“孝感,我们回来了!”

  麻城市政府相关部门接待了他们,将他们介绍到鼓楼街道办事处沈家庄村。

  沈家庄村村委主任刘明西是个民间“寻根通”,他和王家兄弟一起翻了30多本家谱,终于找到了麻城的“三槐堂”王家。虽然没有找到有关王正棠的记载,但在明末,麻城王家的字辈就是“正”,基本可以确定是王剑平家族的亲人。

  在麻城龟山镇,王剑平3人终于见到了三槐堂王氏宗亲会会长王树良,一握手,双方都已哽咽。

  2012年,开县的王家人再次来到龟山镇,摆了十几桌宴席招待麻城的王家人。为了让王剑平90岁高龄的爷爷也看到亲人团聚的场面,他们把设宴的场面录制下来,刻成光盘带回开县。

  “爷爷看完光盘,激动得老泪纵横。”王剑平说,不久后,麻城王家来了8个人到开县探望王家。这两年,他们不时“走走亲戚”。

  “栀子花开的地方,就是故乡”

  王剑平在麻城找到了亲人,而55岁的长寿区云台乡人卓克男找到的,是一个让数代家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卓家家谱记载,1644年,卓家先祖卓尚阁和其他4个卓姓兄弟从湖北麻城孝感乡一个叫做“栀子冲”的地方迁出,跋涉入川。数十年后,卓尚阁又回到栀子冲生活,并埋骨于此。

  “栀子冲的意思,是开满栀子花的山间平地。家里的老辈子经常说,麻城孝感乡有个栀子花开的地方,那就是故乡。”

  今年5月20日,卓克男一家出动了11个人来到麻城“寻根”。宾馆老板听说他们来“寻根”,不假思索地说:“你们去找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的李敏!”

  这么快就有了线索,卓家人喜出望外。他们商量分为三组,一组去找李敏,一组去民政局,一组去公安局。没想到,李敏刚好去重庆出差,而去公安局的一组人也很受挫:经过查询,沈家庄村根本没有姓卓的当地人。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去民政局的那组人身上。

  “到沈家庄村,找村委主任刘明西带路。”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为卓克男支招。而刘明西也非常“耿直”,他找来沈家庄当地大姓熊氏的家谱,查到了“栀子冲”的位置。

  5月21日下午,卓家人终于来到了当年的栀子冲,这里背面依山,正面开阔,已经建起了孝感乡党校培训中心。旁边还有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大型游乐园。

  虽然栀子花开的美景已不复存在,卓尚阁的埋骨处也无影无踪,但卓家人还是恭敬地祭拜了先祖。

  回到长寿后,卓克男写了一篇“寻根”考察报告,交给卓氏家族。“找到了栀子冲,心头就了结了个事情。”

  “中国人怀念家乡,就像树木怀念土壤”

  像王剑平、卓克男这样的“幸运儿”,在“寻根”者中占多大比例?麻城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曾锋告诉记者,据官方统计,每年有近2000人来到麻城“寻根”,而能找到亲人或祖籍地的,不到10%。

  那些没能找到亲人的人,在麻城又找到了什么?

  “爸爸,还在看麻城‘亲戚’的照片呀?”家住梁平县新盛镇的冷朝翠发现,这两天,80岁的父亲冷正权总是拿着手机在看5月底到湖北省麻城市“寻根”的照片。

  由于自家的家谱已经散失,冷氏父女对麻城行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但刘明西帮他们找到了麻城市冷家村的一位后裔:冷俊。

  双方见面后,冷氏父女和冷俊相谈甚欢,互相认了干亲戚。“明年,冷俊的父亲九十大寿。我和爸爸要赶去祝寿。”

  冷朝翠说,“寻根”时,80岁高龄的父亲不顾腿脚不便,硬是颤颤巍巍地走遍了麻城。当他看到高岸河、移民码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直到回到家,冷正权才对女儿说:“翠翠,爸爸终于了却了回麻城的心愿!”

  “人活在世上,都会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移民追思故乡,这是人类最最基本的情感之一。”麻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麻城“湖广填川孝感现象”研究会会长凌礼潮表示,“寻根”关系到民生的幸福感,因此,政府和民间都应该关注“寻根”,帮助“寻根”。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涌豪则认为,中国自古就有安土重迁的传统,即使身在异乡,中国人也总是思念着家乡和亲人。“汉代的《古诗十九首》就说‘越鸟巢南枝’。中国人对本乡本土的怀恋,就像树深深地根植于自己的土壤。离开故乡的人,总想着再次回到那片土地上。”本报记者 周芹 陈维灯 见习记者 申晓佳 (发自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

  一个孝感人的 70年“重庆缘”

  “《重庆日报》的前身是《新华日报》嘛,我以前在重庆经常看!”6月7日,家住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的鲁鋆老人听说我们是《重庆日报》的记者,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位95岁的老人耳聪目明,腿脚灵便,孝感话里有很重的重庆口音。他还记得,2005年,时任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的何智亚一行十多人来到孝感市,探寻移民足迹,收集历史资料,并与他会面的情景。

  “重庆很重视‘寻根’!”鲁老感叹。

  70年前,鲁鋆作为黄埔军校第十期毕业生来到重庆工作,牵头成立了“孝感旅渝同乡会”。现在,仍有来自重庆、四川乃至台湾的寻访者来到孝感市,请他帮助“寻根”。

  说起1944年创办“孝感旅渝同乡会”的初衷,鲁鋆老人回忆道,当时重庆非常热闹,上街走走,能听到各地口音。可是孝感同乡之间却从无联系。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当年25岁的鲁鋆开始利用周末时间挨家走访孝感同乡,收集联络方式。到1945年,他已联系到400多人。1945年5月,“孝感旅渝同乡会”成立大会在重庆兵役部礼堂举行,300多人出席会议。

  其中有两位“特别会员”,虽是孝感市人,却只会讲四川话。鲁鋆老人至今仍记忆犹新:“一位是在江北县工作的织布厂女工陈华能女士,还有一位当时年近70的饶忠民先生。”

  鲁鋆老人告诉记者,这两位“特别会员”的祖先是元末明初时从孝感市移民到重庆生活的。此后几十年里,他一直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并撰写了《四川人祖籍为孝感考》等文章。

  鲁鋆老人的上衣口袋里,总是插着一支黑色水笔,随身携带的纸袋子里也装满了稿纸。“我和重庆缘分深厚,如果不是到重庆工作,就不会有后来的孝感旅渝同乡会和移民文化研究。现在年纪大了,能写一点,就是一点。”

  关键词检索: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
图文信息
  1. 澳总理遭党内逼宫 信任投票今登场

    澳总理遭党内逼宫 信任投票今登

      鄂东网讯,澳洲执政党自由党塬订十日召开特别大会,就总理亚伯特的领导地位进行信任投票;但亚伯特八日决定把投票提前一天于九日举行,因「不...[详细]

  2. 苏格兰频现鲸豚尸 疑为英军搜索俄潜艇所致

    苏格兰频现鲸豚尸 疑为英军搜索

      苏格兰频现鲸豚尸 疑为英军搜索俄潜艇所致  〔鄂东网讯〕英国日前接获消息,表示俄罗斯潜艇在英法对开水域活动,因此大规模派出舰艇进行...[详细]

  3. 澳总理遭党内逼宫 信任投票今登场
  4. 苏格兰频现鲸豚尸 疑为英军搜索俄潜艇所致
  5. 瓜地马拉火山喷灰 当局紧急关闭机场
  6. 女学生遭连掴50巴掌 双颊红肿不敢反抗
  7. 波士顿2.4公尺巨无霸馅饼出炉 2千人开心爽吃
  8. 鄂州警方破获特大贩卖毒品案 缴获毒资110余万元
  9. 鄂州入选全国首批河湖管护创新试点市 鄂州境内水系发
  10. 鄂州市总结表彰银行业金融机构安保工作
  11. 述职述廉考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