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老革命韩仰山与堡垒户的鱼水长情

 时间:2015-10-22 20:17:29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老革命韩仰山与堡垒户的鱼水长情

图为李跃熙与妹妹李秀英一同观看老照片。 赵雪 摄

老革命韩仰山与堡垒户的鱼水长情

图为李跃熙手拿着老照片。 赵雪 摄

  中新网廊坊10月22日电 今年79岁的李跃熙家住河北省大城县东窨头村,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李跃熙坦言自己很多事情已经无法记住。“我怕以后脑子记不住了,我想把我们家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事情记录下来,这是我们一家人最宝贵的珍藏。”21晚,李跃熙老人拨通了记者的电话,说出了自己的心事,22日一早,记者来到该村,采访了当年的堡垒户李跃熙和他的妹妹李秀英,揭开了这段尘封已久的抗日往事。

  1939年11月,保定徐水人韩仰山接受上级安排,来到了抗日斗争形势比较艰难的河北省大城县,任县委常委、兼县委军事部部长和县大队政委。在大城县城以北,有一个村叫东窨头村。1942年起,韩仰山每次在这一带行动,总会住在该村一个姓李的堡垒户家。

  一个是朴实的农家,一个是抗日英雄,在日伪军的扫荡下,韩仰山与李家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发生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与韩仰山同住屋檐下李家人见证他的英勇

  “记忆中,韩仰山经常带着县大队住在我家。他们从不扰民,总是带着粮食和伙夫,借用我家的灶台做饭,还常常分给我们吃。”当时,年幼的李跃熙不知道韩仰山在外面做了什么,但后来,与日本人的一次“狭路相逢”,令他感受到了他的英勇和智慧。

  大城县旺村镇郭底村据点有个姓陈的伪军头目,1943年的一天早上,他带着200多人包抄了村北边,向村里打枪。韩仰山正在李跃熙家吃早饭,侦查员汇报情况后,他紧急部署战术。“韩仰山的队伍只有30多人,两把轻机枪,剩下的都是步枪汉阳造,跟敌人相比,武器十分落后,但他布置了一个声东击西的战术,集中全部火力,一会在这个巷口扫射一遍,一会在那个巷口扫射一遍,敌人不清楚村里到底住了多少八路军,就没敢进村。”

  革命精神感染李家母亲,不畏严刑保守秘密

  韩仰山成功将危机化险为夷。他的革命热忱感染了李家的每个人,特别是李跃熙的母亲邓宪明。在采访中,邓宪明的女儿、李跃熙的妹妹李秀英讲述了一件亲身经历的故事。

  1942年的一天深夜,两名县大队队员敲开了邓宪明的家门,说有两把汉阳造步枪和一些机密文件需要藏匿起来。邓宪明当即用破油布把枪支和文件埋到村东南边的窝瓜沟内。

  天有不测风云,其中一名队员的哥哥当了汉奸,将这个消息报告了敌人。一天晌午时分,附近据点的日伪军冲进东窨头村,直奔邓宪明家,向其索要枪支和文件,并要她说出村干部和粮食所在。鬼子把刺刀压在她的脖子上,又拿来荆条狠狠抽打她。邓宪明咬紧牙关,没吐露一个字。鬼子气急败坏,把邓宪明和李秀英带到附近的旺村镇七女村据点,而后押上大卡车送往大广安乡大流河村据点。

  后来,通过内线,地下组织说动了当时鬼子的一个姓田的翻译官,通过积极营救,把邓宪明母女释放了回来。回想起那段经历,李秀英留下了眼泪。母亲被打时,只有5岁的她哭着爬向了母亲,后背也挨了一下打,但母亲却一直说:“你问的这些事情,我不知道。”

  李家长子任警卫员 护送韩仰山妻儿千里归队

  1944年,李家将16岁的长子李瑞熙送到了八路军青大支队一连。1945年7月下旬,青大支队与大城县的一些武装部队扩编为冀中62团,韩仰山任政委,李瑞熙被调任至团部任警卫员。在此后的三年里,他随韩仰山转战南北,出生入死,端炮楼、除汉奸、拔据点。

1945年大城解放后,韩仰山率领着62团赶往了位于东北地区的大

文章地址: http://www.xianzhaiwang.cn/shehui/140188.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