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州市、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

重庆巫山县千亩农田变坟场 媒体质疑政府监管缺失

 时间:2015-07-23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当页面出现错位(表格引起的错位)或内容显示不完整时候,请点击这里阅读全文

  连日来,《工人日报》对巫山“农田林地变坟地”和“非法套取丧葬抚恤金”的报道,在社会上引发热议,也引起了重庆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7月21日,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市民政局已经组织调查组赶赴巫山了解情况。巫山县委、县政府在本报刊发报道的当日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整顿清理乱埋滥葬行为,并强调“活人墓”发现一座拆除一座。

  巫山依法开展专项治理

  本报关于巫山殡葬的报道刊发后,当地宣传部门致函重庆记者站。巫山宣传部门表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民政、国土、林业和相关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乱埋滥葬联合清理整顿工作组,立即对巫峡镇石里村等全县范围内乱埋滥葬开展清理整顿。

  该县相关部门已经联合下发《开展乱埋滥葬清理整治的通知》,要求全县各乡镇用一个月时间,对辖区内乱埋滥葬行为开展自查清理。将分自查、处理、检查三个阶段,对占用耕地、林地的坟墓和“豪华墓”现象依法依规查处,对“活人墓”坚决依法予以拆除。

  据了解,2015年5月,巫山清理规范性文件时,根据《重庆市殡葬事务管理办法》,制定了《巫山县殡葬事务管理办法》,并经县政府第60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相关单位将严格执行丧葬费、抚恤金发放相关规定。同时,相关部门还将加大殡葬改革政策法规宣传,引导群众文明丧葬。对现有殡仪馆、公墓的物价、服务等加强监管,杜绝乱收费现象。

  移风易俗严守耕地红线

  据了解,三峡地区有深厚的“巫文化”背景,丧葬更是形成了“送魂、抹汗、穿老衣、守灵、闹丧”等多种形式丧礼习俗。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火葬变得“格格不入”,当地百姓大多认为“火葬是对逝者的大不敬”。同时,有人也担心对逝者采取火化埋葬会被亲友、邻居冠上不孝的骂名。大多数人认为“逝者还是应入土为安”。也正因为此,许多官员甚至包括殡葬执法部门,对此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致使土葬一如既往地兴盛。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农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都外出务工,致使很多农田荒废。一些荒田被用来进行建设开发,其中购地建墓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同时,巫山县有去世的后人和先人就近埋葬的风俗,所以一些地方就出现了规模化的墓地。

  “我国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一直都提倡要严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李林认为,“巫山县出现的这种浪费耕地情况,一方面是由于监督管理上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地农民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在部分农民眼里,土地既然是自己在使用,那么转让、售卖也很正常。”

  重庆社科院社会所研究员罗先生告诉记者,“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对违法、违规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实施基本农田‘五不准’、非农建设用地‘六不报批’的原则,职能部门还要履行好监督管理的职责,落实《殡葬管理条例》的执行。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清查整理活动,给关心社会发展的人民群众一个交代。”

  避免“一阵风”后又死灰复燃

  “是政府心中早已没有了耕地红线,还是监管部门角色错位?在这个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时代,如此疯狂侵占耕地的行为,已经盛行了好多年,当地政府及国土部门却长期置之不理,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名网友看完本报报道后发出的感慨。

巫山殡葬乱象由来已久,监管缺失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巫山县回复本报的公函称,“据初步调查

文章地址: http://www.xianzhaiwang.cn/shehui/34176.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