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白马咖啡馆重新开放 犹太后裔上海重走“方舟之路”

 时间:2015-08-26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中新社上海8月26日电 题:白马咖啡馆“穿越时空”重新开放 犹太后裔上海重走“方舟之路”

作者 韦柳 马化宇

76年前曾是犹太难民聚会地之一的白马咖啡馆26日“穿越时空”重返上海市虹口区提篮桥,原店主家族代表为这间充满回忆的咖啡馆揭幕。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新展暨新建纪念设施于当天同时对外开放。

“这是我第七次来上海,每一次来都让我感到欣喜。”咖啡馆后人罗恩·克令格尔说:“我的父母经常告诉我,当年在上海生活的时候,中国人从未敌视过他们,反而尽力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一切。”

二战期间,深受德国纳粹迫害的近两万犹太人来到上海,其中大部分人生活在提篮桥地区。1939年,一位名为鲁道夫·莫斯伯格的犹太人和自己的亲友,盘下了长阳路临潼路口的一座小楼,开起了咖啡店,起名“白马咖啡馆”,成为当时犹太难民们的日常聚集场所之一。

2009年,为了配合市政规划,白马咖啡馆被移除,但原先的老门窗、部分扶梯等部件均被完整保留。

今年,“白马咖啡馆”作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二期项目,进行了一比一复建。复建后的白马咖啡馆一楼为咖啡馆,完全复原了70多年前的大堂原貌,二楼、三楼为临时展示厅,将作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补充展厅使用。

白马咖啡馆门前,一座主题为“风雨同舟”的雕塑吸引了人们的目光。雕塑底座是石库门弄堂的青石小路,一个抱着熊猫玩具的外国小女孩微仰着头,在她面前的是一位中国阿姨俯身将手中的伞倾斜着挡住了女孩头顶的雨幕。

这个小女孩的原型就是目前仍留在上海的犹太后裔萨拉·伊麦斯,她告诉记者,看到这座雕塑的时候,是怀着“悲喜交加”的心情,“这片土地当年收留了那么多的犹太人,如今我们心怀感恩,谢谢中国!谢谢上海!”

此番上海市官方规划了一条名为“方舟之路”的环犹太难民纪念馆旅游线路,让参观者可以通过徒步寻访的“微旅行”方式,看看老房子、听听老故事。该线路包括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白马咖啡馆、美国前财政部长布鲁门塞尔旧居、犹太难民收容所旧址、提篮桥监狱、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旧址、霍山公园、罗伊屋顶花园旧址、远东反战大会旧址等9个景点。

现年86岁的中村京子在家人的搀扶下第一次沿着“方舟之路”进行参观,此番她特意前来寻访丈夫汉斯·米勒的母亲、德国人亨丽埃特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中国生活过的印迹。

老人话不多,却对每一处细节都看得很仔细。“我没想到当时他们遭受了这么多的苦难,所以看的时候心情很沉重。但是,今天看到当年的历史被保存的这么好,我又顿时觉得很欣慰。”

记者看到,此番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重新布展的第二、三展厅,分为“逃亡上海、重获自由、隔都岁月、邻里情深、迎来和平”5个部分。所展出的内容皆为虹口区自2007年来启动的史料征集工作所征集到的精品,囊括170件实物,以及90个由犹太难民及其后裔提供的故事。

其中,犹太难民生活场景复原、犹太难民隔离区地图等均为首次亮相。新展厅还引入现代影像设备,让参观者更直观地获取犹太难民口述影像、口述文字资料等。

对于这些来之不易的“上海记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表示,在艰苦岁月中,中国居民与犹太难民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友谊,“希望老朋友们能够经常回到这里坐坐聊聊,也希望从未来过的人们能够来感受这段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

文章地址: http://www.xianzhaiwang.cn/shehui/74764.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