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黄冈全力推动工业经济超常发展 彰显活力与生机

 时间:2016-03-24 15:05:37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一张蓝图,科学决策引领强工接力赛

  一张发展新蓝图精绘到底,一根强工接力棒同心相传。

  10年来,市委、市政府咬定发展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举全市之力,集万众之智,聚小干为大干,聚小变为大变,聚量变为质变,致力于推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坚定信念,持续发力,不断探索,勇于实践,黄冈工业经济厚积薄发,行进在后发赶超的征程上。

  如何选定方略,怎样找准路径,引领黄冈工业经济科学、跨越发展,阔步跨入现代化行列?

  决策科学,方能决胜于未来。

  “黄冈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跨越的希望更在工业。”“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既是促进我市跨越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实现黄冈后发赶超的紧迫任务。”2012年2月10日,时任市长刘雪荣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振臂疾呼。

  2013年4月15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市委四届七次全会通过了《中共黄冈市委关于突出发展重点加强分类指导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和 《中共黄冈市委四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决议》,提出“双强双兴”发展重点,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指导和推进黄冈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方略、新路径。

  “强工”作为“双强双兴”之首,充分体现市委突出工业第一、把工业摆在主体位置的战略决策。

  强工,进一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做实、做大、做强工业,打牢黄冈发展根基,推进黄冈工业化进程,打造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建设大项目,加快建成一批功能 完善、产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坚持壮大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引进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黄冈工业由小变大,由弱变 强。

  强工,目标高远。强工,目标所向,发展所系,勾画出全市工业经济超常发展的作战图:

  无中生有,扩规增效。建成各 类开发区、工业园区55个、省级高新区2家,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的86平方公里拓展到300多平方公里,入园企业3000多家。2015年全市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1434家,居全省第4位;当年新增163家,列全省第2位;亿元企业558家,新增4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59亿元增至 500多亿元,年均增长30。5%。

  科学决策,传承接力。强工,开启了黄冈工业经济发展新航程。

  四大行动,布阵推进强工落地生根路线图

  决策贵在落地,重在实践。

  肩负历史使命,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双强双兴”发展重点,部署“三大行动”。

  “三大行动”,推动黄冈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大举措。

  2013年3月28日,市委书记刘雪荣出席全市千名企业家大会,进一步阐明实施“三大行动”是推动黄冈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

  经济规模取决于项目规模,没有项目,发展就是“水中月镜中花”。项目和企业从何而来?一要培育已有和本土企业;二要招商引资。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我们要 有千千万万企业。项目以企业为载体,企业由企业家支撑,招商就是招引企业家。开展“三大行动”,是实现跨越梦想的起点。

  推进“三大行动”,首抓“双百”项目行动,即100个在建重特大项目,100个谋划和做前期工作的重特大项目,是黄冈发展的“牛鼻子”和关键,强化措施,抓好从谋划、签约、审批、开工、竣工、投产全过程落实。

  招商引资行动,即围绕重点产业,引进大项目。“四专”是其路径和方法:组织专题招商;专业招商,市直组建12个招商分局,定任务、定指标、定责任、定考核;专款招商,财政再拿出一笔资金支持招商;专项考核,实行奖惩挂钩,与干部的使用挂钩。

  服务企业行动,政府着重在融资、用工、人才和环境等方面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服好务,优化发展环境。

  2015年12月31日,市委四届十四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坚持统筹推进“双强双兴”,拓展做实工作载体,全面深入开展“双百项目、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创新创业”四大行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现黄冈作为,作出黄冈贡献。

  “三大行动”拓展为“四大行动”,这是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换和激活发展新动力,打造“双强双兴”升级版的新思维、新方向。

  “四大行动”,成为动员和集合全市力量,强力推进强工新的行动方略。

  明晰强工三大原则:大园区、大产业、大项目。

  以招商引资为强工之源,采取带部门、包行业、定任务、结硬账方式,提高招商效率。

  主动走出去,诚招天下客商。敢与巨人握手,善与强者结亲。2015年,先后在北京、深圳、昆山、太原、济南、呼和浩特等地,成功举办多场招商推介活动,共签约项目165个,协议总投资1600亿元。

  “十二五”期间,通过招商引资,全市新签约重点项目3132个,合同总额9617。375亿元。

  坚持集群发展,引领强工之路。引导产业合理集聚,企业定向集中,已形成32个特色产业集群、8个省级重点优势产业集群,建成全球最大的核黄素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窑炉生产基地、中部地区钢构产业基地和华中地区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建筑业规模雄居全省第二。

  黄冈南湖工业园索菲亚项目创造当年开工、次年投产速度,在索菲亚国内5个基地中单体面积最大、技术最先进、最具增长潜力。同一园区,有投资1。8亿元、 占地80亩的索菲亚原材料供应商——深圳贝辉木业有限公司,另有3家企业正在跟进。一个以索菲亚为龙头的家具产业集群在这里呼之欲出。

  创新园区建设新模式。市长陈安丽带领有关部门,主动走出黄冈,探索跨地区合作共建模式。2014年12月25日,市政府和武汉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合力共 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禹王工业园。今年2月4日,市政府与东湖高新区签订建设中国光谷科技产业园协议,6月底前将成立机构和公司,启动招商和园区规划。

  项目建设拓展强工阵容。5年来,全市新开工项目1133个,固定资产投资达1999。89亿元。投资37亿元,创下国内同行业26项第一、18个首创的 昆仑能源LNG,投资10亿元的麻城屯仓管业、百鑫纺织等一批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单体投资281亿元的晨鸣林浆纤一体化项目,投资10亿元的伊利酸奶、 中船重工等项目均已落地动工,即将成为黄冈工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四大行动”,为黄冈强工找到了最佳路径和强力抓手,催生了全市工业经济强势发展的燎原之势。

  多向驱动,亲商护商助商激发强工新活力

  强工,离不开政府的坚定支持,离不开优良的发展环境和营商氛围。

  “企业家是新时期最可敬、最可爱的人。没有企业,没有企业家,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发展局面。”市委书记刘雪荣在全市千名企业家大会上动情地说,“我们要形 成这样的共识: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保护企业家,大力营造‘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浓厚氛围,让他们有位有为、豪情满怀。”

  开会让企业家坐前排,发展让企业唱主角。

  “千企大会老总坐会场中间,市县领导分坐两边。”说起当时的情景,湖北辉创重工董事长戴辉仍很激动:“这样高规格的会议、这样高的待遇还是首次遇到,让我们企业家对做大做强企业充满了信心。”

  市领导的关心关爱,让企业家们倍受鼓舞。去年9月30日,湖北大二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维贤在武汉天河机场偶遇出差途中的市委书记刘雪荣。

  “此前我们未曾谋面,却一见如故,只是匆忙中寒暄了几句。没想到节后上班,刘书记就到我们公司,询问公司在发展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责成有关部门跟进调研和解决,让我很受感动。”王维贤说。

  2015年5月23日,市长陈安丽手机微信群里跳出一条信息,反映龙辰科技有限公司连续出现两次“晃电”现象,导致工厂机器无法正常运转。陈安丽当即回复:“@潘旭祥,真是抱歉,工作中有很多不到位、不周到的地方,请原谅!已与有关领导和部门交代,尽快改进。”

  “晃电”的成因比较复杂,涉及供电、用电的多个因素。在省电力专家全面会诊的基础上,6月3日,陈安丽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上门,为龙辰科技协调解决,以求根治。

  “政府领导能这样为企业着想,还怕黄冈工业经济搞不好?”潘旭祥感动地说。

  亲商、尊商、护商、助商,在黄冈已成风尚。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市委书记刘雪荣热情地为企业家支招提建议:推进科技创新,重视资本市场,重视信息化建设。

  市领导常年联系走访企业,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真诚相待,热情相助,如沐春风,激励广大企业家在黄冈这片热土地上施展才干,展示风采。

  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市委政法委印发《关于政法机关优化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让企业家们轻装上阵,让企业安心发展。

  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招商局、市财政局、科技局、商务局、市金融办(局)及政法、税务等部门、全市各级政府为企业发展提供热忱服务。

  为筹备湖北兴和电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融资上市,2009年8月上旬,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与公司总经理周锦平不辞辛苦,远赴青海,蹲守三四日,最终办理好资产证明手续。

  推进优秀企业家培育工程。

  每年三级干部大会、经济工作会议、企业家联合会和企业家协会等场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逢会必讲经济新理论新知识,引导全市企业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提升能力,致力于打造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

  推进系列培训,近3年共培训企业家及高管2000余人次。

  通过开展年度十大经济人物和创新人物评选等活动,激励广大企业家创新创业,争做强工领军人物。

  观念引领行动,思想启迪未来。

  资本是企业流动的血液。资本营运,开启黄冈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新天地。

  推动企业上市,提升强工品质。市委市政府倾注满腔心血。

  致力于为企业发展搭建金融服务平台。

  建平台,管长远。2007年省两会期间,时任市长刘雪荣将黄冈籍金融行家徐九高、徐九平兄弟引荐给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和市人行负责人,真诚邀请他们回家乡投资中小企业担保平台工程。随后,他们往返武汉十余次,洽谈金融合作事宜。

  精诚所至,成功牵手。2008年1月28日,黄冈市经济发展投资公司应运而生,黄冈中小企业担保实现民营增值扩股,发展混合制,相继在黄梅、麻城、红安、浠水成立子公司。

  经过多年良性发展,两家公司资本金已达10亿多元,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贴心“金融保姆”,2015年为全市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资金达20亿元。

  金融成长工程,助力全市企业成长壮大。精心做好资本营运这篇新文章大文章。“企业如果不依靠资本市场,不依靠资本运作,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很难做大做强。”刘雪荣经常语重心长地与企业家们交流。

  2012年6月27日,全市资本市场建设工作会议,邀请黄冈籍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享有盛誉的汪潮涌、陈九霖为全市企业家和干部授课。刘雪荣亲自为企业家们深入浅出地讲解资本市场相关知识,力主企业直接融资,加强金融信用环境建设。

  企业资本运作收获成果,“新三板”挂牌企业12家,“四板”挂牌企业153家,位列全省第二,实现直接融资2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让企业拥抱新技术,插上腾飞翅膀,勇闯新市场,搏击大市场。

  “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科学内涵。”市委、市政府倡导全市企业向黄冈伊利公司信息化建设看齐,科学配置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精细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全市已培育省级两化融合企业23家、市级41家。

  校企合作,注入企业创新发展强大动力。2013年6月,第二轮“黄冈·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计划”启动,全市企业纷纷与全国高校携手,借智引才,协同企业技术创新和攻关。

  “一园八基地”,企业科技成长的有效载体和孵化器。全市478家企业与清华、复旦、武大等80多所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合作,新建科研延伸平台44个,完成成果转化100项,签订技术合作项目106个,高新技术企业达138家,新认定39家。

  2013年,湖北鸣利来冶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出矿用三牙轮钻头高新产品,不仅占领了国内市场,还远销到南美、大洋洲、非洲、欧洲等地。

  湖北行星传动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本土企业,11年来,公司从租借车间到拥有现代化装备的生产车间,借力校企合作,招引专业技术人才,组建研发团队,紧盯 智能制造产业,研发机器人伺服、传动和控制系统核心部件和技术,成长为国内技术领先的高科技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科技为强工添虎翼。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38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0。58亿元。“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570件,授权专利4231件。

  强工,任重道远;竞进,没有穷期。

  千帆竞发争一流,奋力赶超新作为。黄冈工业经济发展正循着跃动的节奏、跨越的步履、赶超的姿态,以驰而不息的精神、泰山难移的定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不断书写强工全新篇章。

  (童钟鸣 商中胜 康丽丽)

  关键词检索: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