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黄石市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

 时间:2016-01-08 13:31:17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三、坚持创新发展,增强产业强市新动力

  坚持产业强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努力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家。

  (一)构建创新型产业格局。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产业深度转型的重要导向,大力振兴“黄石制造”、提升“黄石服务”,加快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 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核心产业集群。深化“黄石制造2025”,加快突破技术链、价值链、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快“黄石制造”向“黄石创造”、“黄石 智造”、“黄石品质”升级,构建上中游衔接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打造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电子信息3个千亿元产业集群,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整车和汽车零 部件3个500亿元产业集群,新型建材、新能源、纺织服装、化工4个200亿元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特钢和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生命健康产业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

  推动 服务业创新发展。着力培育服务业龙头企业、核心企业。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养老、房地产 等重点行业向高端发展,提高服务供给水平,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物流平台和物流企业集团,加快打造区域性 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打造武汉城市圈重要旅游目的地。突出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以武汉城市圈金融服务一体化为契机,大力推动金融业扩充 数量、延伸触角、拓展业态、创新发展,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做大做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大宗商品交易线上线下一体发展,加强要素市场建设,增强经济活 跃度,创建国家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国家现代农 业示范区。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深化农村集体产 权、农村经营体系、农产品流通体制等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实施“大数据”战略,抢抓 “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机遇,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开通宽带网国际出口,努力建设区域性大数据中心。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实现 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加快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组织模式和 商业模式创新。

  (二)构建产业主导型创新体系。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产业聚集,加快构建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强化企业创新主导作用。强化企业创新 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组织实施重大产业科技专项。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科技活动全覆盖,围绕主导产业集群创建一批高等 级研发平台、检测中心。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企业创新,设立多层次投资基金。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大冶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黄石产业技术创新 联盟,积极对接武汉东湖高新区,推动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协同创新。壮大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建站规模,建立市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畅通成果转化通 道。大力支持在黄大专院校围绕产业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建立黄石高新产业投融资公司。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新兴产业人才 扶持计划”、“东楚英才计划”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健全知识价值导向和市场化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优化人才发 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注重科技惠民,大力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按照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 式的要求,把“磁湖汇”众创空间打造成全国一流的众创空间。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创办创客空间等各类新型孵化器,建设一批连片创业街区、创业园区,建成省级 以上创新空间10家。大力弘扬创新文化,支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赛事。

  (三)构建创新型体制机制。坚持市场决定取舍,扎实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强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推进市场配置要素的改革,促进人力、技术、资源、资金等有序流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服务实体 经济的体制机制,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城市管理市场化改革。推进国有农场企业集团化改革和供销体制改革。推进内贸流通 体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供给侧改革,建立健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行动计划和长效机制,提高市场主体供给质量和效率。建立 产业链发展基金,对接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基金,着力形成一批新、优、绿色且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监 管体系。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培育新生代企业家,壮大企业家队伍。进一步转变政府职 能。深入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强化政府监管职能, 加快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发挥大数据对改革“精研判、优决策”的作用,完善政府统筹协调和决策咨询机制。统筹整合要素资源,加快资产资本化、资 本证券化步伐,全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强化专业投融资公司功能。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科学、高效、透明、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健全覆盖所有 财政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体系。

  四、坚持协调发展,构建市域发展新格局

  坚持市域一体、城乡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军民融合,增强发展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一)推进市域一体发展。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健全市域一体体制机制,推进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延伸拓展、公共服务均等平衡。推进城乡布局一体 化。提高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强化“全域黄石”理念,着力破解行政区划、地域管辖制约重大项目布局、连片开发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推进主体 功能区建设。以大冶湖生态新区为主核,带动黄石市区与大冶城区、阳新城区、重点村镇一体化发展。支持各县(市)区发挥优势、争先进位,加快融入市域一体化 进程。大力推进镇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鼓励引导一批重点中心镇组团建设卫星城,建设一批富有黄石特色的美丽乡村。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围绕发展 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着力推进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构建现代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零换 乘、全覆盖。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设计、城市修补和城市景观建设,推动城乡配套设施对接、互联、 融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用水、管水、治水能力。有序推进城区更新改造、精细化治理,深化城镇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城乡居住 环境。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城镇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提高基层教育、卫生、文体、社会保障、就 业、人口计生、公共交通等公共事业建设和服务水平,全面构建多层级、多元化、网络式“公共服务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 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二)加快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全面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大开发、大建设、大提升”,打造支撑黄石未来发展的产业新区、城市新区、生态新区。加快建设产业 新区。聚焦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产业链条向高、终端延伸,打造东湖高新区产业配套首选基地和中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和 现代物流业,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加快建设城市新区。坚持规划先行、路网先行、公建先行、生态先行,统筹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功能 配套、精细建设。全面形成与现代化特大城市中心区相匹配的城市交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文化娱乐、生态环保、能源供给、信息网络、防灾应急等综合服务体 系。加快建设生态新区。按照生态化标准建设新区,打造“生态绿叶”,建设城市绿心。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分步实施退耕还湖、退耕还湿工程,恢复大冶 湖生态功能。在北岸建设生态型都市区,在南岸建设精品生态旅游区。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在全区域实现能源资源绿色循环低碳利用。

  (三)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切实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努力建 设文化强市。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武装党员干部,用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深化对中央和 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宣传。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推进主流新闻媒体和新兴媒体建设。大力传播网上正能量,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深化精神文明创 建,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创作生产更多反映黄石地域文化特色、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品力作。强化工业文化遗产 保护利用,深度挖掘、大力弘扬工业文化、青铜文化和红色文化,推进工业遗产申遗,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拓展文 化礼堂进祠堂活动,实现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大力促 进全民阅读,加快建设“书香黄石”。加大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的对接,培 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把黄石日报传媒集团、黄石广播电视台打造成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现代传媒集团。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和 示范区。突出地域特色,大力推进殷祖古建、阳新采茶戏、阳新布贴、大冶汉绣等非物质文化产业化发展。加强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

  (四)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扎实做好双拥工作。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增强国防动员能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大力推进人民防空建设。

  关键词检索: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