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黄石市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

 时间:2016-01-08 13:31:17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五、坚持绿色发展,展现美丽黄石新形象

  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机遇,坚持生态立市、绿色惠民,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黄石。

  (一)持续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源头治污,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实现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深化污染减排。深入开展“治水、 治土、治气”专项整治,巩固和深化在城区边、集镇边、干道边、长江边、湖泊边实施绿化、洁化、美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大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 设施全面覆盖和稳定运行。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管网建设,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提升城市绿量。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绿满黄石”行 动,全面提高绿化覆盖率。更加注重植被自然特性改善城市绿化结构,追求综合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实行严格的森林资源和古树名木保护制度,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 城,增强森林资源生态能力。努力把网湖建设成为国家湿地保护区、磁湖建设成为国家湿地公园、黄荆山、七峰山建设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加强生态保护。加强自然 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高水平打造城市景观大道。全面实施“城市背景墙”治理工程,实现市域开山塘口治理 全覆盖。实施矿山复绿工程。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完成磁湖、青山湖、富河等重要湖泊河流综合治理和美化,加强大冶湖、网湖、保安湖等湿地保护与修复,实现 重点湖泊主体水质明显改善。

  (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体系,形成生态与经济社会 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加快发展绿色产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体系。推进污染治理、矿山生态恢复、尾 矿资源综合利用等生态建设项目产业化,依托生态优势发展园林绿化、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 划,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循环经济,培育一批节能环保优势企业和环保产业基地,建设一批循环低碳试点示范工程,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施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争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以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快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风力发电、地热 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争取区域性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落户黄石。

  (三)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快建设“两型社会”。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 节、差别化管理,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矿产等资源,加强全过程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切实抓好电力、钢铁、有色金 属、建材、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深化矿业权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 护制度,深入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确保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坚持每年由一个县(市)区举办一届市级园林 博览会机制,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居民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家居,推进政府绿色采购、绿色办公。大力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发挥 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按照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要求,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为引领,全方位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治理、建设、管理、考核、追究 等制度。落实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完善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加强环保警察机构建设,强化环保执法司法联动机制。完善生态共建制度。加 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大力宣传弘扬生态文化。完善环保信息公开和举报机制,构建全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体系。

  六、坚持开放发展,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全面深化对内对外开放,着力打造内陆沿江开放高地和湖北东向开放桥头堡。

  (一)加快沿江大开发。加快黄石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打造对外交流合作的开放带、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增强对鄂 东、皖西、赣北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建设全省沿江经济新增长极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加快推进“以港兴市”。大力推动黄石新港、保税物流中心、大 冶湖生态新区联动发展,加强与武汉港分工协作,加快发展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统筹推进沿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互联和产业协作配套,加快建 设综合保税区和亿吨大港,建设长江中游现代物流和外贸中转枢纽港,打造长江中游新兴产业走廊。加强沿江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港区城一体,高效利用沿江岸线资 源和腹地资源。加快黄石沿江公路建设,建成棋盘洲长江大桥和武穴长江大桥,抓好一批货运仓储、货运专线、专用管网建设,建设公铁水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走 廊。主动对接武汉自贸区发展,全面融入长江大通关体系。

  (二)发展开放型经济。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推进产业链招商。完善产业链招商重点 发展产业目录,积极开拓新产业、新业态。用好亿吨大港、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招商品牌,瞄准国际、国内500强,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 大与央企省企合作力度,积极融入央企省企产业链。创新招商方式方法,提高招商引资专业性和精准性。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加快建设钢铁、纺织服装等国家级 出口基地建设,培育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区与出口基地一体化建设,创建省级、国家级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积极扩大服务出口和国际合作。 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推进黄石制造、黄石服务“走出去”。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我市优势产业、优秀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 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优质富余产能向外转移。规范提升对外劳务合作,外派劳务工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三)提升开放便利化水平。创新开放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争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创新开放 体制机制。推进投资、贸易、金融、综合监管等领域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 环境。优化投资环境。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专业化、国际化、规范化外商投资促进机制。以优化行政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人文环境为重 点,提升服务能级,营造有利于外商在黄投资的外部环境。加强区域战略合作。深化与武汉对接,加快与武汉一体化发展,打造光谷大道产业示范带,巩固提升黄石 的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地位。推动鄂东区域性产业、科技、教育、金融、商贸、文化等领域合作。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

  关键词检索: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