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州市、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

音乐版权杂话

 时间:2015-08-17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今年年初,数字音乐版权市场弥漫着硝烟,腾讯、阿里频繁出手,先后分别与索尼、环球、华纳等唱片业巨头签署独家数字音乐领域版权协议,而像酷狗、酷我等音乐播放软件公司则通过结盟共组“海洋音乐集团”的方式来抵抗巨头来袭;一时间,数字音乐版权领域成“合纵连横”的态势。

当“音乐产业萎缩”、“没有好的作品”已经变成老生常谈时,网络巨头的“版权采购”大手笔则像是一剂强心针,让困境中的数字音乐产业看到了一丝曙光。然而,强势采购版权对整个音乐产业来说是灵丹妙药还是饮鸩止渴呢?

强势采购音乐版权,是福还是祸?

纵观整个数字音乐产业,依据版权流转路径可将其分成上游、中游以及下游(下图);上游为音乐版权的生产者,他们生产音乐并依据法律最终拥有音乐版权,包括了词曲作者、演唱者以及版权公司;中游为音乐版权的加工者,他们将购买到的版权进行加工赋予新的属性,包括了类似音乐视听软件公司等;下游为音乐版权的使用者,他们享受经中游加工后的音乐服务,绝大多数使用者为普通民众。不难想象,一个健康的数字音乐产业循环流程应该是:当处于下游的使用者得到音乐服务后向中游的加工者付费,而加工者将一部分所得作为音乐版权成本反哺于处于上游的生产者,最终上游生产者获得了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及生产动力,进而生产出新的产品——音乐!在数字音乐尚未崛起的时代里,CD唱片、磁带作为音乐的载体很好地将上中下游连接在一起,不仅公平地让下游使用者享受到服务,中游分销商获得利润,上游生产者享受回报,而且刺激着音乐生产者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可以说只有健康的音乐产业体系,才有了当年唱片公司众多“白金唱片”的光辉岁月!当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到来后,盗版的成本被降到了最低同时监管的困难被几何级数般扩大,那么结果众所周知——这套健康的体系瞬间崩塌了!

回顾近些年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道路,不得不说网络巨头们 “尊重音乐人的创作成果,使用音乐付费”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但当人们审视网络巨头的版权收购行为时,不可以忽略的现象是——大手笔收购版权并同时开启版权大战的行为直接提高了数字音乐产业中游市场的入门门槛;对于中游市场的潜在进入者而言,只要涉足了这一市场就不得不向同为竞争者的网络巨头购买音乐版权以免除自身经营的法律风险,或是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抑或是“铤而走险”继续盗版之路而最终遭到法律严惩;从这3方面来看,对于中游市场潜在进入者而言,与网络巨头们在数字音乐领域进行的就是一场“零和游戏”并且输家永远会是自己!以此推测,音乐版权在巨头们手中不仅是减免自身法律风险的保证,同样可以是打击竞争对手的法律武器。试想一下,当音乐产业中游市场众多网络巨头群起发难时,整个市场将迅速被瓜分。

对于数字音乐产业下游的使用者而言,他们所期待的无外乎是更好的用户体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精髓就是“通过移动互联网为人们各项需求提供最完美的服务”。缺乏竞争的中游市场必然因为缺少“创意”的原动力而无法提供“尽善尽美”的用户服务,且市场竞争者利用自己手中的版权优势来阻止对手使用己方音乐时,下游使用者的用户体验将糟糕得“一塌糊涂”;当用户不得不同时在自己手机上装3、4个音乐软件才能听到自己想听的歌曲时,这只能被认

文章地址: http://www.xianzhaiwang.cn/ent/64351.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