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析南航事件“四不管”背后症结:冷漠比死亡更可怕

 时间:2015-11-26 08:11:12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编者的话

“飞机上突发急症,谁来抬我下飞机”事件经过发酵,已然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

张先生在沈阳飞往北京的南航航班上突发急症,飞机降落后,机舱门却迟迟未打开。50分钟后,机舱门打开,航空公司与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却为谁来抬张先生下飞机发生争执。无奈之下,张先生自己半蹲半爬走下旋梯,爬到了救护车的担架上。最终,张先生被确诊为腹内疝,“因未及时确诊”,被切除了0.8米小肠。

梳理整个事件,其中涉及“四不管”问题:

空乘人员与救护车医生就“谁抬病患下飞机”发生争执,最后甚至任由病患自己半蹲半爬下机,这是两方面的“不管”;

飞机落地后接近50分钟舱门才打开,回应是因为飞机刹车系统出现故障不能继续滑行、塔台没给信息等原因。诚然,民航的一些保障流程,在很多时候并非机组、航空公司所能掌控,机场协调、沟通繁琐,但这不应成为旅客遭遇“冷漠对待”的理由。在这一问题上,机场地面服务公司也存在“不管”的情形;

在就医过程中,张先生认为“救护车应该把自己送到最适合治疗的医院,而非最符合利益的”。此为第四个“不管”,也就是救护车的“不管”。

这“四不管”背后暴露出哪些问题,症结在哪?还有哪些问题是相关单位亟待回应的?围绕这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走访了业内人士。

为何“无人敢扶” 航空紧急救援缺统一指挥致“扯皮”

记者

赵丽

实习生 王坤

空乘人员与救护车医生就“谁抬病患下飞机”发生争执,甚至任由病患乘客半蹲半爬下机,成为这起事件中最引人关注的核心问题。

“如果机舱门能早点打开,如果他们能少点争执,早点送我去大医院,我的情况可能要比现在好很多。”张先生对媒体说。

张先生称,事发当天10时30分左右,机舱门打开,其他乘客下飞机后,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上了飞机,催着空乘人员扶他下去。“我当时浑身没力气,站都站不起来,只能求助别人,但没想到的是,空乘和医护人员为这个争执起来了”。

张先生很庆幸,自己当时还有些清醒,能够挪步到救护车上,但又很困惑,如果是一个已经完全昏迷的重症病患,双方也要为此争执吗?

对于“到底应由谁来扶”这一问题,北京航空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法学教授董念清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双方都有义务把患者抬下飞机。根据合同法第三百零一条的规定,在运输过程中,承运人应当尽力救助患有急病、分娩、遇险的旅客。这在法律中是有明确规定的。机组人员作为承运人的雇员,他们有义务在这样的事情中救助旅客。接诊医生作为急救人员,当然也有这个责任。”

“既然双方都有义务把病人抬上救护车,他们就应该合力工作。至于吵架的原因,可以说是他们怕承担责任。比如,在抬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他们可能担心出现问题后自己说不清。这一情况与社会大环境有关,在目前道德滑坡的情况下,有时候做好事会惹上很多麻烦。”董念清说。

对此,一位乘务长说,对于这种情况,航空公司规章制度里并没有明确规定空乘人员必须将旅客送下飞机,“但从我们遇到过的情况来看,基本都是乘务员帮忙把旅客送下去”。

这位乘务长透露,在一般情况下,急救医护人员上飞机都是两个人,一位医生、一位护士。“旅客到底由谁来抬,要看情况。在一些大的机场,医护人员往往都不抬,都是乘务员抬;在小一点的机场,可能就是乘务员帮医护人员抬下去”。

对于此次“南航事件”,有北京市的120

http://www.xianzhaiwang.cn/shehui/174128.html
 1/4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