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州市、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

四川百岁抗日老兵:“边打边学”成了一名战士

 时间:2015-08-04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现年98岁的四川眉山人赵步云,从抗日战争起至抗美援朝,打了十几年的仗,足迹遍及中国的重要战场。日前,记者来到眉山市彭山区武阳镇赵步云的家里,探访这名抗战士兵的心路历程。

出生于彭山的赵步云虽已须发皆白、身材枯瘦,但精神矍铄、口齿清楚,讲起往事慷慨激昂。

1938年初,赵步云随刘湘部队出川抗日,先后转战湖南、湖北、山东、安徽等地,参加了台儿庄战役、黄冈突围战、长沙会战等大小战役和战斗近百次,并在日本投降后参加了押送2000多名战俘到武汉的任务。

77年过去了,那段岁月的残酷直到现在仍然刻骨铭心:6月的中原大地山色空朦,田畴阡陌花草丛生。可是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中国士兵的遗体。

“我的畏惧心理是被一次次交战磨蚀的。我的机智勇敢也是在一次次交战中提升的。”赵步云说,他到现在仍然会常常梦见作战的场景。

赵步云参与的第一场战役,川军失利。一整排的人逃到山崖下的红苕地,并在第二天一早见证了日军的残暴。

一个川军士兵被日军绑在树干上,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刺刀开膛破肚,看着那些场肝肚肺涌出又悬挂在自己的身上。在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中,赵步云摸出手榴弹,投向了日本士兵。

“有种的大爷幺爸们,给老子,拼了哇!”他向身边的弟兄们吼道。

指着左膝盖上的一条约10厘米长的深黑色伤疤,赵步云说这是为了掩埋同乡人刘成之而落下的伤疤。由于长期的战争生活,他的双手、左脚、肩膀和背部先后五次负伤。

赵步云说:“1939年正月初八,在张山坡战斗中,敌人的飞机大炮对我们轮番轰炸,刚好一发炮弹落到我和刘成之所在的阵地上。”

轰轰几声巨响,当赵步云从土石沙尘、弹壳残片堆里抬起头,发现身边3名战友已经牺牲。其中,同乡刘成之被炸飞,血淋淋挂在树上。

赵步云要把刘成之的遗体抢回来,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哒哒哒……”一阵机枪扫射,打中了赵步云的左膝、右大腿和右手臂。

赵步云说,之所以这么做,因为同样来自眉山市武阳镇的刘成之曾经救了他一命。在之前的一次轰炸中,刘成之曾飞身抱住赵步云,他头部被削去一大块皮肉,但救起了他。

赵步云在昏迷中随后被送到战地医院。由于失血过多、长时间耽搁和缺少医药,他的几根手指被生生锯掉,留下了终身残疾。

抗战胜利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川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评价不一。赵步云打趣说,美国人发明的术语“不对称战争”完全可以用来描述当年的战斗。

当时,赵步云和其他川军士兵领到的装备都很简单:一枝中正式步枪,一顶斗笠,一双草鞋,一张绑腿布,一床薄被两套单衣。一个整编师往往仅有30来挺机枪,十多门追击炮,有的师甚至连一门野战山炮都没有。赵步云在上战场前从来没摸过枪,而他们面对的日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略储备丰富。

“我们广大的川军士兵,普遍都是一被征召即上战场,边打边学的。我们在鲜血染红的路上,在刀光剑影中仓促上阵,然后与强大、装备精良的日军搏杀。”赵步云说。

最后记者问道,假如有一天当年侵华日军的后人来看望他,会有何感想。略微沉思几秒后,赵步云说:“还莫得过日本人来看我。要是他们真来了?我们这儿有句俗话‘恨老不恨小’,罪是老的犯下的,小的教育好了就行了嘛。”

文章地址: http://www.xianzhaiwang.cn/shehui/47638.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