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州市、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

探访“死亡之海”腹地:坚守者使这里生机勃勃

 时间:2015-08-07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探访“死亡之海”腹地:坚守者使这里生机勃勃

图为中国科学院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站站长徐新文正在查看塔中沙漠植物园。该园建于2002年,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油田,海拔高度1099.3米,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植物园之一。

张素


探访“死亡之海”腹地:坚守者使这里生机勃勃

图为52岁的四川人黄自友(右)和49岁的周慧丰。这对夫妇已在沙漠公路“021号井房”工作、生活约7年,他们负责每日巡查4公里管辖范围内的防护林水管是否正常工作。

张素

中新网塔克拉玛干沙漠8月7日电 地图上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乎一片“空白”,然而一条贯穿南北的沙漠公路,一座处于沙漠腹地的植物园,一群坚守在沙漠里的人,使有“死亡之海”之称的欧亚大陆干旱中心依然生机勃勃。

8月上旬,记者随“走进中国科学院·记者行”探访此处,了解关于“一条路”和“一个园”的故事。

一条路:以幽默化解寂寞

1995年,南北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全长522公里的世界最长等级沙漠公路建成,用以油气勘探开发及带动新疆南部区域发展。为应对积沙带来的挑战,中国斥资2.18亿元建成沿线防护林生态工程。

驱车来到公路旁的“021号井房”时,来自四川内江的一对夫妻正要做饭。不足10平方米的小板房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灶上摆着一碟油津津的腊肉。

“这是从老家带来的。”52岁的黄自友笑着说。他隶属于轮台县群星公司绿化队大队。每年三月到八月,老黄夫妇都会驻守在此,过着每日有12个小时需忍受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另外12个小时没有电的生活。

夫妇俩看守着一口抽水井和连接着水泵的黑色细管。老黄告诉记者,每日都要徒步4公里,检查他们管辖范围内的水管是否正常工作,遇到简单故障,自己也能维修。

这样的红顶机房共有108个,被形容为用“绿丝带”串联的108颗“红珍珠”。也正是有老黄夫妇这样的无数守护者,确保436公里的防护林生机勃勃,继而保障沙漠公路的安全。

距离最近的轮台县也有200多公里路,队上的生活车每10日才会来一趟,队里规定各机房不能串岗。“没啥苦,就是寂寞。”49岁的周慧丰说,挂念在昆明打工的女儿和老家的亲人。老黄接过妻子的话,“心态好就不会寂寞,沙漠里面夫妻感情好,吵架了也会哈哈笑”。

一个园:常青与她的“常青梦”

塔中沙漠植物园建于2002年,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油田,海拔高度1099.3米,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植物园之一。

记者了解到,植物园建立之初旨在为沙漠油田基地的生物防护体系和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筛选优良植物,提供种质资源。其次是为荒漠植物提供一个迁地保存和多样性研究基地。同时也为沙漠油田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

植物园的设计者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常青,她已在沙漠植物方面研究了20余年,亦见证了从“黄沙到绿植”的全过程。

“在这里种很费劲,沙子里什么都缺,用的都是咸水,很多植物活不了,就要一遍遍试,这个工作很磨人。”她说。

尽管困难重重,常青依然将她的“常青梦”倾注于此。“中间区选择欧洲园林的规整式布局,周边选择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式布局。”她说,精心栽培的紫穗槐、胡杨、小叶白蜡、沙冬青等逐一成活,又在防沙方面派上用场。

据统计,塔中沙漠植物园针对流沙生境适宜生存的沙生植物开展引种与利用试验示范,先后从吐鲁番植物园、南疆、北疆、宁夏、甘肃和青海和非洲等地共引进各种植物400多种,目前有200余种荒漠植物在塔中沙漠植物园保存了下来。

“‘镇园

文章地址: http://www.xianzhaiwang.cn/shehui/52956.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