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林夕中国风名人访谈录之林夕

 时间:2015-08-26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身为香港著名词人,早已写道“我怕太早把人生看通透”的他。却已是位看通看透人生世事的修行者。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的他,喜欢谈中国新诗,诉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慕。


林夕中国风名人访谈录之林夕

身为香港著名词人,虽然林夕在歌词中早已写道“我怕太早把人生看通透”,但今日的他在外人看来,却已然是位看通看透看淡人生世事的修行者。这个冬天,林夕携其在大陆推出的第一部散文集《原来你非不快乐》来到上海。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的他,更愿意谈谈中国新诗,聊聊苏东坡,诉说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慕。

据说您在香港大学文学院读书时,曾颇花心力钻研中国新诗,能跟我们谈谈这段经历吗?

林夕:这个影响太大了。因为那时的我的阅读口味是很偏执的,读了台湾和内地的大量的文学作品,但主要是美文,而且是很沉迷其中的。今天回过头来看,当初的自己其实对很多作品的真意或者说真谛并没有很好地消化咀嚼,就急着想把歌词当作一种文学作品来写,好像这就是我的使命。现在看来真是极为幼稚的,很盲目的。好多歌词是“先曲后词”,如今在我眼里,好的歌词是要将词与歌曲的旋律好好配合的,又或者说整个音乐的设计要跟你的旋律的企图进行一个完美的结合。如果写得好的话,即使摆脱旋律,独立地来看词,它本身也能是个非常好的独立完整的作品。

但是最初的我,因为受到中国新诗的影响,对于押韵和格律是有点不以为然的。加上当时年轻,有点叛逆,常常想,为什么非要押韵呢?不押韵又会怎样呢?你看,当初很多新诗的作品都不常押韵的。但后来的我逐渐觉得押韵格律,让词读上去有节奏感,不仅是歌曲商业上的需要,而是文字的确需要和歌曲旋律配合起来。这个真的是有道理的。

那时读新诗,往往觉得新诗的逻辑是很跳脱的。诸如夸张和黏连法是常用的技巧,像“你的脸很耶稣”、“我的人生很希腊”这类的。但这其实要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才能做。你看,古代的唐诗宋词,不管怎么写,每首作品总有一个“文眼”在。新诗就不总是有这样“文眼”。有时对新诗来说,可能最记得住的部分反倒是那些最不容易让人记得的部分。 那您比较喜欢哪位中国新诗诗人与作品?

身为香港著名词人,早已写道“我怕太早把人生看通透”的他。却已是位看通看透人生世事的修行者。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的他,喜欢谈中国新诗,诉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慕。


林夕中国风名人访谈录之林夕

林夕:这个很多了。我早年读书的时候,十分迷恋周梦蝶的作品。到现在我还牢牢记得他那一句“谁是心里藏着镜子的人,谁能赤着脚走过一生”。他的《孤独国》、《还魂草》,我都一一熟读。那时的资讯也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很难找得到他的书。我听朋友说在一些小的旧书店里可能会找到周梦蝶的诗集,就花了很多气力去搜寻。好多年之后,我才逐渐完整地看得到他的书,总算偿了心愿。像他的《不负如来不负卿》,哎呀,真是好。还有他那一手蝇头小楷,真的很漂亮。除了周梦蝶之外,还有余光中。我最喜欢余光中的《白玉苦瓜》、《隔水观音》。但是你知道吗?当时的我还嫌余光中的诗写得太白,不及周梦蝶那样有古风。现在看真是十分幼稚。痖弦的作品我也十分爱读。

有没有喜欢的大陆诗人?

林夕:大陆这边的话,当代诗人中我一度十分迷恋北岛、顾城、舒婷这三位以及朦胧诗派的创作。譬如北岛的《回答》,“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给我留下极为

文章地址: http://www.xianzhaiwang.cn/ent/73746.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