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真相是供不应求 银行理财提前终止了臆想症

 时间:2015-09-26 10:25:40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笔者从银行内部人士处获悉,提前还款的企业主要有两类:一是政府融资平台类企业,在地方债置换背景下,通过发行地方债可以获得成本更低的资金;二是大型房地产类企业,“3.30新政”后,商品房销售回暖,地产企业产生大量回款,提前还款也是意想之中。

提前还款说明借款企业资质不错,流动性转好,相比借款企业逾期不还款导致产品兑付危机,“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风险则要低得多。

投资人如何“避雷”?

回到最初的问题,市场对银行理财“提前终止”的关注,更多的来自于对银行内部对理财业务的管理问题的担忧。那么,投资人应该以怎样的标准挑选银行理财产品,以避过内部管理的“雷区”?

笔者根据银行内部管理的普遍规律,总结出投资人挑选理财产品的“一点误区”和“三条标准”。

误区1:银行理财等同存款,到期一定能兑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投资人很容易把银行理财当成存款或等效的资产,默认银行到期一定兑付。而在理财业务发展和银行内部业务管理上,银行理财也有“类存款”管理的痕迹。理财业务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迟迟未实现条件下催生的中间体,在过去“存款至上”的考核中,许多银行也把理财业务作为拉存款的工具。而在内部管理中,资产端按照资金池方式操作,负债端定价没有遵循表外业务“资产决定负债”原则,而是按照市场资金拆借成本决定定价的同业存款定价法则,最终的效果就是大家都默认的“刚性兑付”。

事实上,银行理财业务近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银行理财不是存款,有到期不兑付的风险。

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利率市场化冲刺“最后一公里”、存贷比的废除等一系列金融改革的推进,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存款至上”已由“优质资产至上”、“资产决定负债”、“风险管理至上”等原则替代,存款不再是第一要务。随着“刚性兑付”逐渐被打破,银行理财风险也在显现。银行理财产品更为多元化,除了保本产品外,也有许多风险较高的结构化产品,而这些产品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概率极低,部分产品甚至有亏损的风险。(罗克关)

银行理财业务也在向净值化、多元化、独立运营方向转型,但所有的转型都不是一蹴而就。在目前转型起步阶段,银行理财产品过去的弊病依然存在。挑选理财产品更需要谨慎,否则失去“刚性兑付”的保护,投资人很容易“赔了夫人又折兵”。

首先,从资产管理机构层面来看,如何判断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呢?

文章地址: http://www.xianzhaiwang.cn/pinglun/108986.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