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州市、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

外出学习而后归乡 乌鸦反哺育西藏人

 时间:2015-08-19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30年前,他还是西藏偏远农村的一个放羊娃,梦想着哪一天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他不仅摆脱了放羊的命运,还先后担任法律学校教师、法院院长,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法官”。他就是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次平,一名从内地西藏班走出的法律专家。


外出学习而后归乡 乌鸦反哺育西藏人

外出学习而后归乡 乌鸦反哺育西藏人

1974年,次平出生在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扎西岗乡宇拓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一个距离拉萨约300公里的偏远农村。

“哥哥是聋哑人,弟弟患有小儿麻痹症,9岁时父亲去世,我从小就是随着羊群长大的。”次平说,农闲时,他就到乡办小学读书。在内地读书的朋友给他寄回的书信和照片,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渴望,梦想着有一天能到内地上学。

上世纪80年代,根据西藏人才奇缺、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中国开始在内地举办西藏班。1985年9月,以藏族为主体的首批西藏小学毕业生到内地学习,开启了新的教育模式。

次平是家里重要的劳力,离开他,意味着家里很多农活就没人做。1987年,次平瞒着家人,参加了内地西藏班的招生考试,以拉孜县第1名的成绩被首次招生的北京西藏中学录取,成为全村100多户人家里第一个到北京读书的孩子。

那一年夏天,十分干旱。次平和哥哥到离村子很远的地方割草。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姐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老远就大声喊着说:“次平——你考上内地西藏班啦!”

直到今天,次平依然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深。

“第一次坐飞机火车,第一次吃面包,感觉一切都是新鲜的。”次平说,看到北京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和溢光流彩,仿佛是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因为当时他还从未见过电视。

在北京西藏中学,次平刻苦努力,跟着门卫练习汉语,甚至悄悄买了一个小手电筒,钻在被窝里学习,第一个学期取得全校第一名的成绩。

在校期间,次平喜爱写作,多次给《西藏日报》《西藏青年报》《西藏教育》《西藏科技报》投稿,稿费成了他的主要收入来源。1989年,次平被评为《西藏青年报》“十佳优秀通讯员”。

得益于良好的学习成绩,1989年,次平接受了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采访,讲述了自己在北京西藏中学的学习生活情况。

“学校的老师给我们讲国际国内的趣事,我的视野也迅速打开。没有内地西藏班,我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大山。”次平说。

1991年次平被山东省法律学校录取。毕业后留校任教5年,授课的3个班、120名学生,几乎都被西藏各级法院录用,他因此荣获二等功。随后,次平先后担任西藏自治区高级法院政治部宣教科副科长,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法院院长助理、副院长、江孜县法院院长。2008年成为自治区人大的一名年轻干部。

如今,和次平一样,内地西藏班毕业生已成为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骨干力量。大家看到内地西藏班毕业生的出路好,更加相信读书改变命运。“不只是我老家的村子,各个地方都羡慕考上内地班的家庭,大家都认为这是光宗耀祖的事,十里八乡都会出名。”次平说。

“生我养我的是父母,培养我的是内地西藏班。”次平说。他的梦想就是增强西藏农牧民的懂法守法用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为现代法治精神推动西藏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文章地址: http://www.xianzhaiwang.cn/pinglun/66759.html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