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鄂东地区门户网站——鄂东网!!!
湖北鄂州市、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
关键词:

老人为烈士守墓八年 揭秘昌平区兴寿镇桃林村刘春芝的故事

 时间:2015-05-21 09:53:24编辑:来源:www.xianzhaiwang.cn

  老人为烈士守墓八年 揭秘昌平区兴寿镇桃林村刘春芝的故事


老人为烈士守墓八年 揭秘昌平区兴寿镇桃林村刘春芝的故事

  昌平兴寿镇桃林村,72岁的刘春芝退休后一直守护烈士墓,至今已经8年。园内通道两边的植物都由老人亲手种植。实习生 彭子洋 摄

  刘春芝(72岁)

  社区:昌平区兴寿镇桃林村

  【榜样说】每天守着这片土地,心里就觉得踏实。用这种方式给烈士们守墓,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牢记这段历史。对我来说,能在这里守着,就是一种幸福。 ——刘春芝

  燕山脚下,坐落着桃林烈士陵园,这里埋葬着18个流血牺牲的年轻战士。从陵园入口走过18层台阶,可见烈士的介绍墙和墓碑,周围环绕18棵油松。地上没有落叶,不见杂草,唯有红色的月季,正开着大朵的花。

  作为昌平区兴寿镇桃林村烈士陵园的守陵人,刘春芝八年来早出晚归,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家和陵园之间。打扫卫生、照顾花草、接待扫墓人,是她的日常工作。甚至在大年三十,她也会去陵园归置,“让烈士们一起过年”。

  让小土包变成纪念碑

  桃林村是昌平的革命老区之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三个不同时期,出现过18位烈士,年龄最小的不过18岁。

  20年前,烈士的陵园只是一片荒土,烈士的墓也只是一个小土包。土包前竖立的烈士碑约半米多高,只记录着18位烈士的姓名,周边杂草丛生。

  一次清明节,刘春芝看见几个10来岁的学生,手里拿着小白花,穿过杂草来扫墓。“这样简陋的条件,学生都不知道花放哪儿。”刘春芝由此萌生了建设烈士陵园的想法,并建议村支书,在村子附近找一个地方,安放村里的这18名烈士,既方便学生们扫墓,也可以传承历史。

  刘春芝的建议,在之后的村支部会议上得到认可。随后,村支书带着烈士家属,将陵园地址选在燕山支脉——罗椅子山脚下。“这座山以前也是抗战的地方,半山腰上,有一棵信号树,用来告诉村民日军从哪个方向来。”刘春芝解释着选址原因。

  那一年的清明节,占地10余亩的烈士陵园正式建成,刘春芝参加了剪彩仪式。踏上18层台阶,就能看见烈士的介绍墙。墙后是一座两米多高的石质纪念碑,周围环绕着18棵油松。

  猪圈里翻出烈士照片

  新建成的烈士陵园需要烈士们的姓名、照片和参战信息,但此前的烈士碑上,只有18位烈士的姓名。作为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刘春芝致力于寻回烈士的资料。

  “我当时做的工作类似于记者,拿着纸笔,去烈士家属家采访、找资料。”刘春芝说。到现在,这些手写的材料仍被她收藏在家中。

  在烈士陵园展史馆里,赵富广烈士的照片四周已经泛白。刘春芝提起这张照片的来源时,不禁笑出了声,“当时的人很少拍照,到赵富广烈士家寻照片时,一张也没找到。后来赵富广的兄弟提起,说好像有照片丢在猪圈里了。我就跟着他到猪圈里翻出了这张底片,再用纸包好,和其他烈士照片一起进行了翻拍。”

  在走访烈士家属的同时,刘春芝也对村里的其他老人进行了采访,收集着桃林村村口炮楼、信号树、地道的故事。正因为如此,她还担任着陵园接待的工作。

  在桃林村现任副书记王玉杰的眼里,刘春芝熟悉烈士事迹,是讲解的最佳人选。“每到清明、‘七一’等节日,烈士陵园会吸引很多慕名而来的祭扫者,刘春芝根据听众的不同,讲解的切入点和语言风格也有所不同。”

  烈士陵园一年大概有上千人来祭扫,刘春芝接待的祭扫者已经有上万人。

 1/3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检索:老人为烈士守墓八年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